2013年12月25日 星期三

只要少吃油就可以降「血油」?

大部分的人以為自己「血油」高,少吃一點油就對了,
但是,飲食中的糖分、纖維量、食用油的型態,
甚是飲酒的量都影響著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

其實,膽固醇高或三酸甘油酯高,大多是「吃」出來的,
第一個「清油」行動,一定是從飲時下手,
如果只是吃藥,飲食不修正是本末倒置的行為。

不吃油為什麼血油很高?
我記得好幾年前,父親告訴我他的「血油」很高,
他所說的「血油」就是「中性脂肪」,
醫學名稱為「三酸甘油酯」;
然而我們一般人所說的「血油」應該是包括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
我的父親雖然是膽固醇值正常,
但是「三酸甘油酯」高達300 mg/dL,
連他自己覺得很納悶,
平常都不吃肥肉、吃雞肉、鴨肉皮也都拔掉,
愛吃的滷肉飯都戒掉了,怎麼還會「血油」高?
後來我偷偷問我的母親,原來父親吃飯時都吃得很清淡,
但睡覺以前會肚子餓,常常會吃一些零食像餅乾、蛋糕,
而且天氣熱也喜歡喝一些啤酒。

少油、少糖、少酒
我想父親的問題應該是出在甜食和酒,
因為一般人都以為自己吃得不油,應該「血油」不會高,
但是卻不知道其實「甜食」和「酒類」
在身體裡也是製造「三酸甘油酯」的高手,
所以,父親除了「少吃油」做對了以外,
應該還要戒掉含「簡單糖類」的甜食,
並且更不能拿酒類來當飲料。

影響血油的因素
其實,如果不是天生體質的遺傳,
百分之九十的人要把「血油」降下來,
無論是要降「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都很容易,
因為高膽固醇或高三酸甘油脂都是「吃」出來的,
所以,我們可以靠改變飲食及生活習慣,
一併把「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都降下來,
不需要執著於只要降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
成人的總膽固醇應維持在200mg/dl以下,
而三酸甘油酯應維持在150mg/dl,
而這些正常值會依每家檢測單為而不同,
以下我們來探討一下影響這些血油的飲食因子:

飲食中的油脂
說到油脂,
我們可以分原來就存在食物中的脂肪以及烹飪的油脂,
所以,必須學會選擇食物以及選擇食用油:

1.食物中的脂肪
高「血油」的人,
不管是「膽固醇高」還是「三酸甘油酯高」,
都應選擇吃瘦肉,因為,動物的脂肪中含「飽和脂肪酸」很高,
都會增加體內的「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
此外,家禽類要記得去皮,以減少脂肪的攝取。
每週記得至少吃兩次深海魚肉如鮭魚、鮪魚等,
我個人的飲食習慣若要吃肉,多是以魚肉為主,
因為魚肉的脂肪都是好的脂肪,美味又無負擔。

2.食用油
建議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高的油品烹調,
如芥花油、橄欖油、苦茶油等,不要用豬油或是奶油來烹飪。

飲食中的糖分
飲食中的糖分對於血中膽固醇的影響並不大,
但是,對於三酸甘油酯的影響卻很大,
在我這本書一直提到一個觀念,
一定要減少「簡單糖類 (simple sugar)」的攝取,
就是要避免原來就不存在於食物的糖類,
也就是外加進來的糖類如砂糖、果糖糖漿,
如餅乾、蛋糕、飲料、冰淇淋等,
這些甜美的滋味隱藏著痛苦的代價,
如容易肥胖、三酸甘油酯高、發炎、老化,
所以,甜食真的淺嚐為止。

‧飲食中的膽固醇含量
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的確會影響著血液中的膽固醇,
但是,要控制膽固醇不是只看食物的膽固醇含量,
要連食物的脂肪量一起看進來,
因為,真正會影響血中膽固醇的高低和食物的CSI值有顯著的關聯
其實,如果膽固醇高的人,
能控制自已不吃肥肉、少吃家禽皮,
少吃動物內臟,並不是所有海鮮都不能碰。

‧飲食中的纖維
飲食中的「可溶性纖維」,對於降低膽固醇確實有幫助,
建議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含「可溶性纖維」的食物,
如豆科植物、燕麥、水果、車前子;
建議一天至少要吃6~10克的可溶性纖維,
而總纖維攝取量應為25~30克;
要達到這種攝取量就是多吃蔬果、多吃全穀類。

‧飲食中的植化素
蔬果中有些植花素可以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
如蕃茄中茄紅素可以阻止膽固醇的合成;
而竹筍中的植物固醇,也能有效抑制身體製造膽固醇;
酪梨及玉米都含有阿魏酸,能有效降低膽固醇;
茄子中所含的果膠及皂素,
都能在腸道中抓住食物的膽固醇,
降低膽固醇被人體吸收的機會;
大蒜中的艾喬恩,本身也具備能抑制膽固醇合成的功效;
四季豆中含有beta-麥胚固醇,
能在腸道中阻礙食物的膽固醇被人體吸收,
而且它所含的皂素也能增加膽固醇從膽汁排出的量。
總之,多吃蔬果對保護血管絕對是一個法寶。

‧飲食烹調方式
必須要控制油脂的攝取量,盡量避免油炸、油煎的食物,
烹調盡量用蒸、煮、燉、滷、涼拌等方式。

‧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中,
有的糖分太高、有的放豬油、有的放奶油、
有的更恐佈放「氫化植物油」並含「反式脂肪酸」,
這些都會升高我們的「膽固醇」或是「三酸甘油酯」;
消費者唯一保護自己的方式,就是多用天然的食材烹煮,
少吃已經加工過的食物。

‧酒精
酒精會增加三酸甘油酯的合成,
如果三酸甘油酯超過150 mg/dL的人,
最好不要喝酒,如果低於這數值的人,
如果平時要喝酒,建議喝紅葡萄酒,
因為含有白藜蘆醇 (resveratrol)可以增加HDL膽固醇
(好的膽固醇)的濃度,並增強體內抗氧化能力。

‧咖啡
咖啡中有咖啡固醇可能會增加膽固醇,
但是,咖啡固醇可以吸附在濾紙上,
所以喝咖啡一定要用濾紙過濾。

‧保健食品
1.膽固醇高時:
a.可以考慮服用紅麴
b.可以考慮服用含水溶性纖維如車前子
c.可以考慮吃大燕麥片

2.三酸甘油酯高時:
可以考慮服用魚油 (但是魚油不適合膽固醇高的人吃,
有些膽固醇高的人吃魚油,膽固醇會更高!)

其實要降「血油」真的不難,像我父親後來改變飲食習慣,我們家的桌上一定有兩盤青菜以上,
肉類絕都是魚類,沒有油炸飲食,
若要喝酒小酌紅酒,少吃零食;
就這樣幾年下來,我父親的驗血報告不曾出現紅字,
這是他非常驕傲的成果。

健康小叮嚀
無論是降膽固醇或是降三酸甘油脂的飲食原則類似,
但是,所要補充的保健食品並不相同,請大家要注意。

本文摘錄自:
你吃對營養了嗎?營養學博士告訴你不可不知的營養迷思

看人間事務

當你能看懂一件事情的時候,說明你長大了;
當你能看清一件事情的時候,說明你開竅了;
當你能看破一件事情的時候,說明你理性了;
當你能看透一件事情的時候,說明你成熟了;
當你能看穿一件事情的時候,說明你到頭了;
當你能看淡一件事情的時候,說明你放下了。

2013年11月18日 星期一

15項蔬果素食的迷思,端正自己的飲食概念


http://feedly.com/k/1aZ70VA

素食風潮在台灣行之有年,打著健康與低負擔的優點大行其道,連年輕人都紛紛加入素食的行列。在素食盛行的同時,不正確的概念跟著竄起,讓素食的美意大打折扣,甚至會傷害我們的健康。這裡整理出15項蔬果與素食的迷思,從水果富含維生素C,到吃糙米有百利而無害,種種似是而非的概念都會在此釐清。

吃素比吃葷來得健康

除了宗教素以外,絕大部分的素食者都是因為這個理由才選擇吃素。不過要靠素食維持健康,有一些困難須要克服。

首先是農藥殘留,台灣的慣行農法經常使用各種農藥,比葷食的抗生素和賀爾蒙還危險。難以營養均衡是素食的致命傷,素食缺乏人體需要的必需胺基酸,要吃得營養勢必得下功夫研究菜色,才能避免營養失調。素食的口感遠遜於葷食,所以會以重鹹重油重味精的方式來調理,對腎臟肝臟帶來很大負擔。

要以素食維持健康,要注意的事情比葷食來得多,得花更多的心思毅力,才能吃出素食的優勢。

▲吃素得注意鮮度與調理法才健康。

柑橘與檸檬屬於酸性食物

食物可分為酸性和鹼性,但是酸鹼的區分並不是根據滋味,而是根據「在體內燃燒後的殘餘物」來判定。根據這個原則,我們可以發現葷食全部屬於酸性,而素食幾乎都屬於鹼性。當然啦,橘子、檸檬、梅子等嘗起來酸酸的水果也是鹼性。

鹼性的素食能夠中和體內酸性代謝物,維持體液的滲透壓,確保體內機能正常運作,所以多吃蔬菜是絕對必要的。

▲酸溜溜的檸檬是鹼性食物。

烹煮蔬菜會流失營養

一些人擔心蔬菜因烹煮而失去營養,不過這個觀念有待商榷。雖然蔬菜內的維生素C等養分會因為烹煮和熱炒而損耗,但是若攝取的量夠多,這些損失就不用太在意。如果把菜湯喝掉,還能補充溶入湯裡的營養。某些富含脂溶性維生素的蔬菜(如番茄和紅蘿蔔),反倒必須經過烹煮,養分才容易吸收。

▲熟番茄的茄紅素比生番茄更容易吸收。

吃蔬菜能預防疾病

蔬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但是應避免刻意補充特定蔬菜,因為人體能夠吸收的養分有極限,多吃對身體可能會帶來壞處。舉例來說,如果為了補充胡蘿蔔素而狂吃紅蘿蔔,過量的胡蘿蔔素會讓皮膚變黃;模仿大力水手而狂吃波菜,草酸會和體內鈣質結合為草酸鈣,提升結石的機會。

適量是蔬果攝取的原則,多吃只會惹來麻煩。

▲菠菜營養豐富,吃多卻可能結石。

吃水果就不用吃蔬菜

水果香甜多汁又過癮,蔬菜味道奇特又得烹煮,許多人因此大啖水果而不吃蔬菜。然而蔬菜有許多水果所缺乏的養分,鹼度也落後蔬菜一截,水果內的果糖讓人血糖飆高,卻無法帶來飽足感,並加重胰臟負擔。所以該吃的蔬菜還是得吃,水果適量就好。

水果和蔬菜都無法取代彼此,兩者同時攝取才是正解。

▲水果雖可口,卻無法取代蔬菜。

多吃飯

小時候經常聽到父母說「多吃飯才能長大」,不過台灣人主要吃白米飯,白米少了胚芽的豐富維生素與礦物質,剩下的就是大量澱粉與少少的養分,多吃飯容易發胖。台灣還盛行咖哩飯或蛋炒飯之類以米飯為主的餐點,裡面的蔬菜太少而米飯太多,多吃難免會營養失調。除非從事勞力工作或是運動,不然米飯別吃太多比較好。

「多吃飯」應改為「多吃蔬菜」,並改吃胚芽米以提升營養價值。

▲吃飯以適量為原則。

吃糙米飯

糙米帶有胚芽的養分,粗糙的口感讓人無法吃太多(避免發胖),豐富的纖維能夠促進腸蠕動,好處多多。但是糙米卻有一些缺點,牙齒不好的人無法充分咬碎,吃下去可能會拉肚子;糙米外皮會阻礙鐵質與鈣質的吸收,必須增加鐵質與鈣質的食物才能確保營養充足。

吃糙米飯應量力而為,發育期的孩子(需鈣質)、懷孕的婦女(需鐵質)、牙齒不好的老人等等,改吃胚芽米會比較適合。

▲牙齒不好的人應少吃糙米。

(後面還有:其他的素食迷思)

水果富含維生素C

「水果富含維生素C」這句話已經是常識,不過並非所有水果都富含維生素C,蘋果、李子、琵琶等水果的維生素C微乎其微。而且水果從摘下來開始,維生素C就開始流失,放越久的水果維生素C就越少。特別是那些可以存放很久的水果,放個幾個月後維生素C都不見了。所以吃水果補充維生素C得慎選對象,非當季的庫存水果幾乎沒有維生素C喔。

▲蘋果香甜可口,卻幾乎不含維生素C。

喝果汁補充維生素C

果汁是健康的飲料,廠商還喜歡宣傳果汁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去量販店瀏覽各種果汁專櫃,可以發現絕大部分的果汁都屬於濃縮還原的果汁,重要的維生素C已經在壓縮還原過程中被破壞殆盡。

至於非濃縮還原的果汁又是如何呢?就算沒有壓縮還原的動作,運送和保存過程都會破壞維生素C,拿到我們手上的果汁已經沒剩多少維生素C。換言之,果汁裡面的維生素C完全無法期待,不要再被廠商的廣告給騙了。

▲想補充維生素C建議直接吃水果。

豆芽富含維生素C

豆芽是很營養的食物,不過等我們吃下去的時候,維生素C已經耗損許多。豆芽在萌芽時,豆子內的澱粉與蛋白質會轉為維生素C,含量在第3天左右衝到高峰,隨後會每日遞減。由於豆芽剛孵出來的長度很短,農家會再放上幾天,讓豆芽變長後才出售,等我們買到大概已經孵化一星期以上。

也就是說,我們買到的豆芽還是有維生素C,卻比顛峰期的含量少了許多。

▲豆芽的維生素C。

奶蛋素有什麼好處?

吃健康素的人會補充牛奶和雞蛋,這種作法相當不錯。全素餐飲容易缺乏蛋白質,而牛奶和雞蛋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不足。不過那些添加色素的調味乳,或是放了寡糖的牛乳,還是少喝為妙。宣稱加鈣的牛乳也該避免,因為人體不易吸收額外添加的鈣質,喝下去可能造成結石。如果不想攝取蛋黃裡的膽固醇,攝取富含維生素群的蛋白也不失是個辦法。

▲素食者建議攝取奶蛋補充營養。

買便宜的蔬菜

節儉的人在購物時會物比三家,盡量選購便宜的產品,但是這個法則並不適合套用在蔬菜上。便宜的蔬菜可能沒經過檢驗,會有農藥殘留的危險;晚市的便宜蔬菜已經放在架上一整天,經過日曬雨淋,養分已有相當程度的耗損。

一分錢一分貨,尤其是要吃下肚的食物,還是別貪小便宜,買新鮮的版本吧。

▲選購蔬果應以新鮮為原則。

蔬果放進冰箱保存

許多人買了蔬菜就一股腦往冰箱塞,但是冰箱的低溫會破壞蔬菜的組織結構,讓蔬菜變得爛爛黏黏的,解凍後風味大不如前。其實並非所有蔬菜都得放冰箱,許多蔬菜只要放在陰涼處就能妥善保存,如白菜和南瓜。如果有必要放冰箱,記得放在離出風口較遠的位置,避免讓蔬菜裡的水分結冰而影響風味。

▲蔬果放冰箱也是有技巧的。

減肥時期只吃蔬果

肥胖是許多人的困擾,為了避免攝取熱量,許多人喜歡吃蔬果來減肥。不過這種作法問題重重,因為蔬菜缺乏蛋白質和脂肪等熱量來源,無法讓人獲得飽足感。人體會在熱量不足時降低新陳代謝,避免燃燒體內脂肪,反而無法減肥,甚至提升罹患疾病的機會。而且水果富含果糖,吃下去的熱量也是相當可觀。

光靠蔬果是無法減重的,正常飲食作息並多運動才是正解。

▲青豆湯富含植物蛋白質。

吃地瓜可以減肥

地瓜的英文是Sweet Potato,含有豐富的鈣質、鉀與胡蘿蔔素,升糖指數比白米低,是具有高度營養價值的食物。但是地瓜以前被拿來當成主食,理由正是因為熱量豐富,100公克的地瓜約有125大卡的熱量,手掌大的地瓜就有300大卡的熱量,比一碗飯的280大卡還高。換言之,光靠吃地瓜是無法減肥的。

▲地瓜是非常好的根莖類蔬菜。

2013年11月15日 星期五

人生要及早投資的事

第一件事:金錢
九九乘法表我們都背過:1x1=1、1x2=2......9x8=72、9x9=81,隨著乘數愈大,數字也就被放更大。理財也是,如果單靠上班薪水累積,那只是把金錢做加法運算而已,不只趕不上物價,也趕不上自己的夢想。而投資金錢,就是讓所存的錢有被放大的可能,雖然之中不免有風險存在,但只要保守你的心,然後儘早開始,財富就能像背九九乘法一樣,愈背數字愈大。

第二件事:時間
時間就是金錢,但是金錢買不到時間。人生第二件要及早投資的就是學習時間管理。想想看為何公司要規定員工上下班時間?無非要維持員工一定的產值。然而,大部分人每天朝九到晚五的時間都被公司給綁住,剩餘的時間自己有做好管理嗎?還是都交給了電視、網路遊戲或是浪費在無聊的閒談八卦裡?這些事並非不能做,而是別把所有時間都花在這上面,你應該要將更多時間用在對你人生有意義的事情上。我們的人生有限,我們的時間回不來,所以早點認知這事實,盡早投資在時間管理上。

第三件事:健康
在長生不老之藥還沒研發出來之前,有些事我們都避不掉:人會老化,身體會生病,活動力會下降。雖然我們無力抵擋,但我們可以讓這事情別太早發生。年輕時懂得照顧自己健康,定期定量做些運動,不只在工作時打拼更有力,年老時也更有體力享受退休生活。更重要的是,投資金錢還有時間管理都可以不分年齡隨時開始,唯有身體健康不等人,就算你擁有再多金錢與時間,沒了健康,這一切都將無意義

句句實話

八句真實話

1、別將壓力看成動力,透支身體,累壞自己。——特傻!

2、別忘身體乃是本錢,沒了健康,無法享用人生所有的樂趣。——特虧!

3、別將名利看得太重,浮華過後最終都是過眼雲煙。——特真!

4、別以為能救命的是醫生,其實是你自已,養生重於救命。——特對!

5、別以為付出就有回報,凡事只有不計回報,方能踐行以德報怨。——特靈!

6、別以為官比百姓強,都要退休,最終都是百姓。——特準!

7、別忽視了和你有緣的人,等繁華過去,你才明白很多人會離你而去,知己難覓。——特悔!

8、別以為問候會是打擾,常發微信給你的定是心裏有你的人。——特實!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SSMS 讓 Intellisense 重新載入更新過的 Schema metadata

之前更新過新的 Schema 都需要重新再連接一次新的 instance
才能讓  SSMS intellisense 讀去最新的 schema metadata
真是麻煩

最近使用一套免費的 SQL Complete
它提供了類似 Intellisense 的功能 (讀到這您一定會好奇, 為何不用內定的 SSMS intellisense?)
主要還是因為微軟 VS 2010 Sp1 與 SSMS 會打架 (自己人好好說嗎, 幹嘛動手)
更新後, SSMS 的 intellisense 會失效 (真是神奇)

SQL Complete 有提供重新載入 Schema metadata 的功能
我就想 SSMS 應該也有此功能才對

Google 了一下, 果然大家也有此問題
解法很簡單
就是按下 Control + Shift + R 就可以重新載入最新的 Schema metadata